哺育母乳的方式分為『親餵』和『瓶餵』
親餵→就是直接吸吮著媽媽乳房喝奶
瓶餵→媽媽把母奶擠出來,用奶瓶餵母奶
不管是瓶餵或是親餵,這兩種方式都很辛苦
如果有辦法持續哺餵母奶,當然是最好的!!
延伸閱讀→母奶媽媽的哺育心酸史,誰能知??
瓶餵VS親餵
荳荳&迪迪從出生就各有各自喜歡喝奶的方式
所以荳迪媽都有經歷過,其實各有各的優缺點啦~
荳荳是全瓶餵,一出生就怎樣都不肯親餵
產後在醫院護士有教導如何親餵,在旁協助
但跟荳荳折騰很久,還是都不肯親餵
親餵一度讓我覺得很挫敗,只好努力擠出來瓶餵
◎瓶餵的優點和缺點
優點 |
缺點 |
家人可以幫忙餵奶,媽媽可休息或忙其他的事情 |
隨時要準備好熱水,寶寶肚子餓馬上溫母奶給寶寶喝,動作要迅速 |
寶寶喝奶時間比較短,很好餵 喝奶時間和奶量可以控制 |
出門準備東西多,母奶、奶瓶、熱水…..等,瓶瓶罐罐一大堆 |
寶寶比較能接受奶嘴,哭鬧或想睡覺時,可咬奶嘴安撫情緒 |
要花時間洗奶瓶、消毒奶瓶 溫母奶也是要花一些時間 |
定時、定量餵奶,餵奶時間好掌控,比較不會有夜奶問題 |
媽媽要勤擠奶,定時擠奶,就算半夜也要起床擠奶很累、很麻煩 |
寶寶托家人照顧時,比較好帶,不會一直黏著媽媽 |
沒按時擠奶的話,漲奶會很痛,會引起塞奶乳腺發炎、乳房硬塊 |
寶寶大一點後,就可學習自己拿奶瓶喝奶,就不需要媽媽餵奶了 |
擠奶不夠頻繁,擠奶量不夠的話,會導致奶量越來越少,不夠小孩喝 |
多出來的冷凍母奶可以做成母乳皂,或直接讓寶寶洗母乳浴 |
花費多,要購買奶瓶、擠奶器、溫奶器….等,還要大量的母奶袋 |
媽媽外出時,就不用趕著回來餵奶,也不用一定要帶小孩出門 |
擠出來的母奶要保存妥當,避免母奶變質 |
|
容易吸入大量空氣,造成肚子絞痛,喝完奶要拍隔 |
但我的奶量不多,非常羨慕有驚人奶量的媽媽們
都可以冰到整個冷凍庫都是母奶,我反而都擠不及給荳荳喝
荳拔還會開玩笑說:妳的"大奶瓶"裡怎沒什麼奶?? (意旨胸大奶少)
擠母奶瓶餵,只持續到荳荳4個月後奶量越來越少
最後只好改喝配方奶了.....原本打算堅持餵到2歲,但放棄了!!
迪迪是全親餵跟荳荳就完全相反,一出生就很自然的接受親餵
原本媽媽還很擔心怕跟荳荳一樣不肯接受親餵該怎麼辦
沒想到迪迪親餵很順利,但完全不肯接受瓶餵和奶嘴
只要媽媽的ㄋㄟㄋㄟ,而且也非常的黏媽媽
◎親餵的優點和缺點
優點 |
缺點 |
寶寶在媽媽懷裡,一起享受親餵的幸福時光,媽媽與寶寶親密接觸 |
緊緊黏著媽媽,喝奶時無人可代勞,媽媽會比較辛苦 |
親餵非常方便,寶寶要喝隨時掏奶,就可以喝到新鮮的母奶 |
吸吮時間長,次數多,媽媽無法忙自己的事或好好休息 |
不用擠奶、不要洗奶瓶、不用溫奶、不用消毒奶瓶….等,非常省事 |
餵奶姿勢不正確,會導致媽媽乳頭破皮,寶寶長牙階段常被咬傷 |
半夜不用起床擠奶,直接掛奶親餵 |
不知道寶寶喝多少量,有沒有喝飽 |
不用考慮母奶保存問題,也不會有喝不完要倒掉,浪費母奶的問題 |
媽媽的胸部容易下垂、變形或是大小奶的問題 |
省錢,不用買奶瓶、奶粉、奶嘴、擠奶器、溫奶器、母奶袋……等 |
寶寶排斥奶瓶、奶嘴,只要媽媽的奶,喜歡吸著乳頭奶睡 |
外出使用哺乳巾或背巾,走到哪都可隨時隨地餵奶 |
半夜討奶很幾次,很難戒夜奶,媽媽根本都無法好好睡覺休息 |
寶寶一直有在親餵,就不用擔心奶量不足 |
寶寶哭鬧討奶會扯媽媽的上衣 |
供需平衡後,比較不會有漲奶的疼痛 |
黏牢牢,哭鬧時只找媽媽,其他人都不要 |
塞奶、乳腺發炎、有硬塊時,寶寶就是最好的通乳專家,吸一吸就通了 |
媽媽出門一定要帶著寶寶,或是無法出門太久,要趕著回家餵奶 |
荳迪媽24H全年無休的供應母奶,寶寶想喝隨時喝的到溫溫的母奶
迪迪到現在已經1歲半,還持續再喝母奶,打算親餵到迪迪2歲後在斷奶
每個小孩的氣質不同,可以選擇適合寶寶的哺乳方式
不論是親餵還是瓶餵,這兩種方式媽媽都很辛苦很累的
但哺育母乳是最能給寶寶營養的ㄋㄟㄋㄟ
上班媽咪可以選擇瓶餵,全職媽媽可選擇親餵
同樣都是為了給寶寶最好,各位媽媽們一起加油囉~